月份: 2025 年 4 月

台灣核准對外投資金額,對美投資總金額逐年上升

赴美投資趨勢與美國工作簽證比較,申請E2簽證的資格與流程

近年全球政治經濟局勢變化,台灣對美投資總金額逐年上升,自2023年起,美國已取代亞洲各國成為台灣最大的投資地區,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便是台積電TSMC持續擴大對美投資。

此外,川普上任後推動的關稅政策,未來也將讓更多製造業廠商及其供應鏈進入美國設廠,以避免高額關稅的課徵,將引起另一波赴美工作及投資的趨勢。

台灣對美投資金額逐年上升趨勢

台灣核准對外投資金額,對美投資總金額逐年上升

資料來源:經濟部投資審議司 單位:千美元

 

投資者在進入美國進行投資或工作取得簽證的三種方式

  • E-2簽證
  • L-1簽證
  • EB-5簽證(投資移民)

其中以辦理E2簽證最具快速方便、通過率高及經濟實惠的好處。

赴美投資工作移民簽證比較

項目 E-2 條約投資人簽證 L-1 跨國公司調派簽證 EB-5 投資移民
是否為移民簽證 否(非移民) 否(非移民) 是(移民簽證)
移民意圖 中等,後續轉 EB-1C 移民較快 高,直接申請綠卡
適合對象 中小企業主、創業者,以條約國投資人的身份申請 已在台灣有穩定營運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 高資產投資人,尋求快速移民
投資金額要求 無明文門檻,實務上約需 USD 10~15 萬 無投資要求,但需有公司營運支撐 需投資USD 80 萬或 105 萬(視區域)於移民局核准的區域中心
公司要求 必須是真實、營利公司 台美公司需關聯,台灣母公司須成立超過一年 無公司要求,但資金須投入合規項目
審查單位 美國在台協會(AIT) USCIS(美國移民局) + AIT USCIS(美國移民局)
配偶是否可工作 可申請 EAD 工作許可 可申請 EAD 工作許可 可申請 EAD 工作許可
子女教育與學費 可享公立教育;大學為國際學生 可享公立教育;大學為國際學生 可享本地居民學費(綠卡身份)
簽證有效期與續簽 最長五年,須持續營運可續簽 初次 1~3 年,可延長最長至 7 年 永久居民,先綠卡後入籍
申請時間 約 2~4 個月 約 3~6 個月(視 USCIS 處理速度) 18~36 個月或更久,有名額限制

 

美國E2簽證,條約投資人簽證(Treaty Investor Visa)是什麼?

E2簽證是美國專為外國投資者設計的非移民工作簽證,允許外國企業家或投資者在美國境內發展各項商業活動。E2簽證主要適用於在美經營的公司之中,擁有並控制重要股份之投資者。條約投資者眷屬必須提供眷屬關係證明,對於沒有移民意圖的工作者而言更為合適,可合理規劃停留期間,畢竟持有美國綠卡自動成為美國稅務居民,需負繳所得稅義務

E2簽證特色與好處 :

  • 對投資者的資金要求較為靈活
  • 維持營運可以無限續簽,有小綠卡之稱
  • 申請人配偶可申請EAD工卡,享工作權且無工作項目限制
  • 申請人未滿21歲的子女,可享公立中小學的免費優質教育福利

E2簽證資格申請條件

如何取得條約投資人(E2)簽證資格?

  1. 申請人擁有與美國簽訂條約國(Treaty Countries)之國籍,如持有中華民國護照。
  2. 美國投資企業必須具有條約國國籍且擁有控制權,企業若要具有條約國國籍,其業務或實體至少 50% 必須由具有條約國國籍的個人擁有
  3. 對美國的企業進行實質性(substantial)投資且資金必須是不可撤回的承諾交付,資金足以保證企業成功運作。銀行帳戶或類似證券中未承諾或可撤銷的資金通常不被視為投資,雖然並無固定的最低投資額,但一般來說,投資額需足以讓企業運營並能產生收益,通常投資額應在$100,000美金左右,視具體情況而定。
  4. 申請時必須證明企業己經開始營運或己具備營運能力,該企業產生的收入必須不僅僅是為您和家人提供生計,必須對美國產生重大的經濟貢獻。
  5. 投資必須投在一個真實營運的企業。投機或閒置的投資不符合資格。
  6. 投資者需證明其資金來源合法且流向清楚,包括詳細的銀行對帳單、交易記錄和投資憑證等。
  7. 適用於公司要在美國開立新的子公司,或個別投資者要在美國成立新企業,或公司高階管理人員居留工作。
  8. 申請人沒有移民意圖,當E-2 身分到期時,必須有意離開美國。

E2簽證期限與延期

  1. 美國境內初次申請E2簽證之有效期為2年,境外初次申請之有效期為2-5年。
  2. 投資者若能持續符合E2簽證要求,且公司業務繼續營運並保持良好營運狀況,則可無限次延長。

E2簽證工作類型

E2簽證適用於多種企業類型,包括但不限於:

  1. 零售業
  2. 製造業
  3. 服務業
  4. 貿易業務
  5. 科技創業公司

E2簽證家庭成員

  1. E2簽證持有者的配偶可同時申請工作許可證,可在美國合法工作。
  2. 21歲以下子女則可以跟隨家長前來美國念書,但不允許工作。

E2簽證申請流程

  1. 準備所需的文件:包括投資計劃、財務報告、企業營運計劃書、合法資金證明等。
  2. 提交E2簽證申請:申請者需提交DS-160表格(非移民簽證申請表)及相關支持文件,並通過美國大使館、領事館或台灣美國在台協會(AIT)進行面試預約。
  3. 面試:申請者需向美國領事館單位提供所有資料並回答有關投資和企業計劃的問題。

E2簽證對於希望進入美國經營管理業務的外國企業家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選擇,尤其是與美國有貿易條約的國家的投資者(如台灣),申請者本身須為控制公司51%以上股份的實質性投資人,並以投資項目創造當地的就業機會,申請人擔任該公司的決定性角色留在美國發展經營,因而申請工作簽證,對於正在熟悉美國整體環境及思考美國投資移民路徑的企業家來說,透過E2工作簽證具有相當程度的助益及彈性。

若需美國投資或代辦E2簽證等相關諮詢服務,選擇有移民律師專案服務團隊,請洽專屬的顧問人員或來電洽詢TEL: 02-2325-5851 阿姆斯特丹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業務部門

加入好友

資料源自於 8 CFR 214.2(e).

美國稅務居民

2025美國個人稅務申報攻略,報稅一定要知道的事

美國報稅季已至,美國國稅局IRS對於納稅主體的認定是以屬人主義為主、屬地主義為輔。美國政府有權對稅務居民在全球各地的收入進行課稅。美國徵稅基本原則,基本不會重複課稅,在其他國家申報的所得稅可用來抵免美國所得稅。

美國個人所得稅分為州稅(State Taxes)及聯邦稅(Federal Taxes)兩大部分,若在美國沒有任何收入則只需申報聯邦稅。無論您是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或是具備美國報稅義務的非美國居民,都需要了解最新的稅務規定,常見問題如持有美國護照或綠卡,但都住在台灣,需要申報美國稅務嗎? 赴美工作者或投資人要如何申報美國稅務?

 
美國稅務居民

誰需要申報美國個人稅務?

  • 持有美國護照(即美國公民,擁有美國國籍)
  • 持有美國綠卡
  • 在美國及其屬地三年內居留超過183天的人,實質存在測試(Substantial presence test)計算方式如下,當某個曆年度居住天數至少31天,並且

當年居住天數 ×1 + 去年居住天數 ×1/3 + 前年居住天數 ×1/6 =  總天數

總天數  > = 183天者,為美國稅務居民

總天數    <      183天者,非為美國稅務居民

美國稅務申報期限與延期

何時報稅與截止日? 如何延期?

報稅期限

報稅期限至每年4/15,海外工作之美籍人士可自動獲得2個月的延期,延長至6/15。如需更多時間整理收入資料,則須申請延遲報稅,期限最晚至10/15。

報稅延期

若您無法準時於報稅截止日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前完成,可申請延長申報(Extension)至2025年10月15日,但仍須在4月15日前繳清估計稅額,否則將面臨利息與罰金。

哪些所得需要申報美國個人稅務呢?

薪資所得、銀行存款、股利收入、租賃收入、利息收入、自雇收入等。

 

美國個人所得稅稅率

所得稅(Income Tax)採累進制,介於10%~37%之間,美國國稅局發布2025納稅年度變化,與2024納稅年度的稅率表數字略有差異。

2024年美國個人稅率表

稅率 單身

 

夫妻分別申報者 夫妻合併申報 戶主
37% $609,350以上 $365600以上 $731,200以上 $609,350以上
35% $243,726 – $609,350 $243,726 –$365,600 $487,451 – 731,200 $243,701 – $609,350
32% $191,951 – $243,725 $191,951 – $243,725 $383,901 – 487,450 $191,951 – $243,700
24% $100,526 – $191,950 $100,526 – $191,950 $201,051 – 383,900 $100,501 – $191,950
22% $47,151 – $100,525 $47,151 – $100,525 $94,301 – $201,050 $63,101 – $100,500
12% $11,601 – $47,150 $11,601 – $47,150 $23,201 – $94,300 $16,551 – $63,100
10% $0 – $11,600 $0 – $11,600 $0 – $23,200 $0 – $16,550

 

2024 年的標準扣除額為:

  • 單身或已婚分開申報:$14,600
  • 已婚聯合申報或合資格的未亡配偶:$29,200
  • 戶主:$21,900

2024年稅率和稅級說明

按收入的等級 (稱為稅級) 以其所屬等級的百分比繳納稅款。隨著收入增加,高一層收入的稅率會更高。當收入躍升至更高的稅級時,此時,並非全部收入都適用更高的稅率,只需為新稅級中的部分收入繳納更高的稅率。

例如,對於應納稅年收入為 58,000 美元的單身人士,稅率和稅級如下:

美國個人稅率表2024

2025年美國個人稅率表

稅率 單身及

夫妻分別申報者

夫妻合併申報 戶主
37% $626,350以上 $751,600以上 $626,350以上
35% $250,525 – $626,350 $501,050 – 751,600 $250,500 – $626,350
32% $197,300 – $250,525 $394,600 – 501,050 $197,300 – $250,500
24% $103,350 – $197,300 $206,700 – 394,600 $103,350 – $197,300
22% $48,475 – $103,350 $96,950 – $206,700 $64,850 – $103,350
12% $11,925 – $48,475 $23,850 – $96,950 $17,000 – $64,850
10% $0 – $11,925 $0 – $23,850 $0 – $17,000

2025年標準扣除額

對於 2025 納稅年度的單身納稅人和已婚單獨申報的個人,2025 年的標準扣除額將增至 15,000 美元,比 2024 年增加 400 美元。對於共同申報的已婚夫婦,標準扣除額將增加至 30,000 美元,比 2024 納稅年度增加 800 美元。對於戶主,2025 納稅年度的標準扣除額將為 22,500 美元,比 2024 納稅年度的金額增加 600 美元。

 

海外所得稅豁免額度

每年所得稅豁免額度不同,2025年針對海外收入,每人有13萬美元的免稅額度2024年最高免稅額為每人 126,500 美元。海外所得稅豁免是指主動薪資,即勞動所得收入,不包含分紅、利息、投資報酬、退休金等。

 

美國個人稅務報稅表格

  • Form 1040個人所得稅申報表:適用於所有納稅人。
  • Form 2555外國勞動收入排除排款: 納稅人可用於申請海外所得免稅額。
  • Form 1116 外國稅收抵免:納稅人可用於申請海外被動收入免稅額。
  • Form 5471海外公司申報表: 報稅人若在海外持有10%及以上外國公司的股權,須申報5471表格。
  • Form 8938(FATCA)即所謂”肥咖”條款,當特定海外金融資產超過以下門檻時(金額為美元),納稅人就要申報Form 8938。
  • 長居美國者: 單身者年底資產5萬(一年之中任何時間點超過7萬5千美元);夫妻合報為年底資產10萬(一年之中任何時超過15萬美元)。
  • 長居海外者: 單身者年底20萬(一年之中任何時間點超過30萬美元);夫妻合報為年底40萬(一年之中任何時間點超過60萬美元)
  • 特定外國金融資產包括:金融資產、人壽及醫療保險、股票、債券等
  • FBAR-FinCen Form 114:即所謂肥爸條款。申報門檻為任何時點海外帳戶或者資產價值合計超過10,000美元,則需要申報。

如果不申報或不實申報美國個人稅務會如何? 

未如期申報或未申報的罰款

  • 個人稅

未如期申報的罰款為欠稅金額的5%,每個月累加最高可至25%,如果超過60天沒有申報,罰款為$485或是欠稅金額的100%,取低者罰款。

  • 肥爸(FBAR)

FBAR的罰款相當重,可高達海外資產的一半或10萬元(取較高者罰款)。除外罰款之外,視事件的嚴重性以及逃稅金額的高低,政府也可能以刑事起訴。儘管幾年前美國政府開始推行自首(Offshore Voluntary Disclosure)計劃,但自首後只是免除刑事責任,美國政府依舊會要求罰款,一般是海外資產的25%。

 

未按時申報或不實申報的追稅機制

需特別注意,美國政府對於個人所得稅有追稅期限,建議納稅人應將報稅資料保留三年以上。一般有申報的情況下,美國國稅局IRS有權追溯3年的稅表,但若是少報25%以上收入或是海外金融資產少報超過5000美金以上,則IRS有權追溯6年。若納稅人沒有報過稅或是重大逃稅事件,則無追溯期限。

如果被判定有逃漏稅的事實,個人可能面臨最高5年監禁,並被罰款高達25萬美元。

建議保持合規盡早規畫,若需美國個人稅務申報諮詢服務,請洽專屬的顧問人員或來電洽詢 02-2325-5851 阿姆斯特丹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業務部門

加入好友

音訊來自Ondoku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